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漕河泾光华园3号楼101-102室
电话:+86 21-34636879
邮箱:info@greenore.com
近日,位于新加坡的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发布《Project CAPTURED》报告,正式公布全球首个船舶二氧化碳捕集并实现工业利用的完整价值链试点成果。该报告验证了船载碳捕集技术在工业利用环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为后续产业化推广奠定基础。瀜矿作为本次示范的唯一终端承接方,在本次示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球首个OCCS端到端碳价值链演示
该项目由 GCMD 联合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舟山德锦船务有限公司及瀜矿科技的项目公司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完成。
项目起点于长荣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的 Ever Top 号集装箱船,该船自荷兰鹿特丹港启航,在驶往上海的航程中,启用了由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船载碳捕集(OCCS)系统,实时捕集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
抵达上海洋山深水港后,Ever Top 捕集的液化二氧化碳被转运至舟山德锦船务有限公司的德锦26 号运输船。随后,这批液化二氧化碳在浙江舟山完成“船到车”(StT)转运,并通过陆路运输送往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最终,液化二氧化碳在包瀜工厂成功矿化封存,实现了碳价值链的完整闭环。
液态CO₂从槽罐车卸载至包瀜储罐
本次试点包瀜共接收并处理了15.84吨液态CO₂,最终产出22.9吨低碳碳酸钙(GOCARB®)和81.3吨固碳微粉(GOSCM®)。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CO₂的永久封存,也产出了粒径可控的工业原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和建材等行业,充分展现了航运减碳与碳循环利用融合的巨大潜力。
产出的低碳碳酸钙产品
报告指出,Project CAPTURED试点成功展示了船舶CO₂捕集全链路的技术可行性、运营安全性及合规路径。展望未来,OCCS的大规模推广将依赖于:优化转运基础设施、实现卸载点与利用场所的协同布局、标准化安全操作规程,以及明确捕集CO₂的监管定义。在这些条件具备下,类似Project CAPTURED的试点有望发展为可复制、商业化运营的模式,推动航运减碳的同时,也为更广泛的碳经济贡献力量。
GCMD首席执行官Lynn Loo教授表示:“要让OCCS真正获得广泛应用,下游环节与船上捕集同样关键。船舶是全球流动资产,因此必须推动港口与码头间的标准和规程统一,确保安全高效的卸载。同时,要通过与陆上工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规模化和经济性发展。”
作为GCMD主导的OCCS碳价值链的终端解决方案供应方,瀜矿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积极参与全球船舶碳捕集与工业利用示范,助力OCCS在安全、合规与商业化路径上的落地,推动航运减碳与陆上工业减碳的协同发展。